2016故事驅動大會:關注“一帶一路”政策
來源:
|
作者:yuedutianxia
|
發布時間: 2017-11-10
|
1823 次瀏覽
|
分享到:
央廣網北京5月13日消息 “京交會是我們在中國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今年的故事驅動大會將重點關注中國的網絡文學、IP熱現象以及政府大力促進的“一帶一路”政策對出版融合和版權貿易的影響。”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岳根博思說。 由法蘭克福書展及德國圖書信息中心主辦的“2016故事驅動大會”將在5月28日開幕的第四屆京交會上舉行。
央廣網北京5月13日消息 “京交會是我們在中國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今年的故事驅動大會將重點關注中國的網絡文學、IP熱現象以及政府大力促進的“一帶一路”政策對出版融合和版權貿易的影響。”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岳根博思說。 由法蘭克福書展及德國圖書信息中心主辦的“2016故事驅動大會”將在5月28日開幕的第四屆京交會上舉行。
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岳根博思接受媒體采訪。
記者:目前全球出版業有哪些新的發展趨勢?
岳根·博思:出版業全球化、數字化、全媒體化的趨勢顯然是不可逆的。近幾年,大型國際出版集團的并購、重組、業務剝離依然緊鑼密鼓,而東亞、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日益活躍、潛力巨大,也因此備受關注。毫無疑問,圖書、內容的創作絕不只限于紙質。從幾年前的“元數據”,到這兩年熱烈討論的“自出版”,再到現在涌現出來的“協同寫作”等,我們觀察到不同的新型出版形式。
我認為,現在出版商們正面臨開發版權價值鏈的好機會,視頻、游戲制作和APP開發的成功案例層出不窮。因此,擁有優質內容資源的出版商在經營跨媒體的版權時需要將目光投放到更遠的國際市場,不再局限于服務本土市場,而是在創意、概念及營銷方面都做到國際化思維。
記者:隨著電子書和手機閱讀用戶的增加,對書展是否存在沖擊和挑戰?您如何看待數字閱讀和數字出版未來的發展和市場地位?
岳根·博思:剛剛在柏林舉辦的出版商論壇公布了最新的出版數據。以英國為例,86%的移動終端使用者會花費時間在App上,尤其熱衷于臉書和游戲,電子書閱讀的增速反而放緩,而紙質書的銷售又開始趨于穩定。2016年第一季度英國紙質書的銷量增加了11.4%,這其實是一個信號,紙質與數字還將并行很長一段時間。
其實提到數字閱讀和數字出版,歸根結底,還是講故事的方式發生了變化。故事和內容可以多向、多維度,甚至360度進行轉化。因此讀者的閱讀方式也更加多元,需要更多的互動。而讀者的互動也可能被納入到創作過程中來,變成網上協同創作的作者。毫無疑問,出版業未來將呈現更復雜的轉型趨勢,出版的價值鏈以及由此產生的文化、經濟現象也會發生衍變。
記者:書籍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請問跟其他行業的展會相比,舉辦書展是否有獨特挑戰?法蘭克福書展如何成功實現促進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雙重目的?
岳根·博思:法蘭克福書展早已超出“書展”這一單一概念,不僅只是推動版權貿易,而是發展成為內容交易、項目交易的平臺。多年來,書展也是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吸引全球近萬名媒體、新媒體人士關注和報道的媒體盛會,每年書展期間舉辦的活動超過4000場。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展會能比法蘭克福書展在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上更具開放性。我們一直樂于迎接這種壓力和動力并行的挑戰。
法蘭克福書展的業務和影響力也并不僅局限于10月的那5天,貫穿全年世界各地都有書展組織的各種活動、培訓、展覽等文化活動。在商業上我們也一直在做積極探索,比如投資有潛力的網絡交易平臺IPR Licence,與新加坡MP會展公司和新加坡出版商協會合作創辦新的展會一體的大型活動“故事驅動亞洲”(StoryDrive Asia)。我們一直致力于文化加商業兩條腿走路,追求二者的平衡,而不單單只追逐單向的發展。
記者:今年書展有哪些亮點?是否針對中國參展者有特別的設計環節?
岳根·博思:今年書展將會推出一種全新的展覽及商務形式“藝術+”(ARTS Plus),目的是為藝術品牌、藝術圖書出版人以及創意人群打造一個獨特且合適的貿易體系。屆時不僅有博物館、畫廊、文化機構、藝術高校、服務提供商及新興企業在此展覽,也會有建筑師、設計師、圖片社、IP代理機構來此進行商務洽談,展區內還設有概念商店可銷售藝術產品。除此之外,各種形式的工作坊和活動也會討論文化IP的新現象、新趨勢。
另外,書展一直關注并培養少年兒童在數字時代的教育問題。在“未來教室”這一框架之下,孩子們將參與各種技能探險,學習具有創造力的工作方法,展示個人或團隊合作的工作結果。2016年的未來課堂將聚焦兒童初期的個人能力培養。只有孩子們從小就積極探索創造性,培養行動力,未來才有希望。
法蘭克福書展今年還將與國際信息內容產業協會(ICIA)首度聯手,共同創設年度插畫賽事——全球插畫獎,并由中國最大的全球插畫資源平臺——助畫方略全流程運維。這是我們與中國伙伴深度合作的首個國際插畫賽事。大賽組委會邀請了6名國際知名評委,分別是來自于插畫,藝術,出版,傳媒等領域的資深專家。大獎屆時將會有5大單元評出共15位候選人入圍短名單,全場大獎得主還將最終獲得1萬歐元的獎金。這個獎項擁有最強的專業度和國際性,雖然并不是只針對中國的參賽者,但是我們非常看好中國插畫師的設計能力與潛力。
記者:近幾年,法蘭克福書展對中國這樣的圖書出版國的參展如何進行專業化服務?對中國參展機構未來的參展有哪些建議?
岳根·博思:我們跟中國參展商已經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了,為他們進行專業化的服務也不只是這幾年的事情。我們一直跟他們保持最直接的交流,設在北京的德國圖書信息中心能夠直接為參展商答疑解惑。我們不僅定期邀請中國出版人代表在法蘭克福書展的論壇中進行自我展示、發表觀點,另外還在展臺設計、形象展示、活動安排方面提出我們的看法和建議。
2009年,中國作為法蘭克福書展主賓國的那一年,在雙方共同努力之下,中國展團的亮相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展團的參展規模也一直保持在前十名的位置。法蘭克福書展是一個國際性的超級大舞臺,在成功的展覽背后是長期的、細致而專業的準備工作。國際參展人士希望能在書展上看見更多符合他們期望的中國現當代作品,也希望能和更多的中國出版人和作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洽談。創意是沒有止境的。
記者:從往年交易情況來看,中國圖書整體是否受歡迎,哪些類別圖書關注度更高? 作為老牌書展,法蘭克福書展能夠為中國出版機構提供一個怎樣的發展平臺?
岳根·博思:外國讀者對于中國的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當代社會等諸多領域都很感興趣,但是中國圖書在海外市場的接受程度還沒有達到火爆的程度。歐洲的讀者,尤其是德國讀者有重視文學的傳統,而且很早就對東方文化感興趣。莫言早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就擁有很高的知名度,獲獎以后就更受歡迎了。一般來說,除了獲得國際文學獎項,漢學家的意見也會對出版社選擇引進哪些中國圖書產生很大影響。此外,翻譯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中國作品的海外推廣,比如去年獲得雨果獎的《三體》和剛剛獲得雨果獎提名的《北京折疊》就得益于優秀的譯本。據我所知,德語版的《三體》也在緊鑼密鼓的翻譯過程當中,希望它的出版能趕上今年的法蘭克福書展。我也希望能成為它的首批讀者之一。
法蘭克福書展作為一個中立、開放的平臺,能夠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出版人、作者、譯者、插畫師、行業先鋒來參加,能為年輕的后備力量提供邁入出版生涯的機會,能夠吸引最忠實的讀者,甚至連小讀者們都能感受到圖書的氛圍和魅力,這些都是我們最珍視的書展的特色。歡迎中國出版機構,當然還有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出版機構,利用書展這個大平臺,展示自己的最佳優勢,在版權貿易和文化交流上都有所突破。
岳根·博思還表示:“我很好奇大會的主題“新絲路,新思路”將會帶給觀眾什么樣的共識,又能激發出什么樣的火花。我對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先生的報告“十年網絡文學發展啟示錄”充滿期待,也對來自中國、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巴西、德國的同行帶給中國觀眾的案例分析和經驗分享拭目以待。我相信,參加故事驅動大會的聽眾一定能獲得思想的碰撞和視野的拓寬。”